校园景观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原阳

期次:第1443期    作者:步步皆景  处处育人   查看: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因素。因此,充分利用校园景观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精心规划设计校园景观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广大师生校友耳濡目染地接受文化熏陶和思政教育,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将高校文化因子融入校园景观之中形成校园景观文化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也是打造学校文化品牌、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渠道。所以,发挥高校校园景观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意义非凡,对师生员工、校友甚至周边区域都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是引领价值导向,根据学科特色和受众需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设计校园景观,通过文化渠道表达党和国家对师生的期待,使师生沿着设计者期望的核心价值观方向成长发展,引发深层思考。二是行为约束功能,校园景观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受教育者时刻浸润在积极正向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环境中,可以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修正和规范,最终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在“软”环境下实现行为约束。三是情感熏陶功能,通过校园景观展现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精神内涵,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陶冶于境、陶冶于行,达到“入兰芝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熏陶,精神和情感得到满足,促进其个人成长和提升。四是凝聚激励功能,校园景观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代表群体精神力量,满足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个体的个性需求,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相统一,激发受教育者的归属感、凝聚力,产生强大精神动力。

基于对校园景观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解,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充分实现校园景观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路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


一、坚持景观文化建设顶层设计


要切实落实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这是高校校园景观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要统筹组织协调一切有利于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发展的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建设与传承专项规划,文化建设纲要和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指标体系,充分肯定校园景观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价值,强化校园景观文化的内涵建设。同时要提高思政教育队伍对校园景观文化思政教育功能的理解,依托校园景观文化资源,如校史馆、历史建筑、雕塑、景观小品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形式。


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依托校园景观文化开展蕴含学校学科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主动挖掘校园景观文化的教育内涵,既符合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参与者的个性特征,又能强化校园景观文化价值引领功能。如依托校园内贾思勰、神农氏等雕塑开展农业科普、农耕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校史馆为核心,结合历史建筑、行远路(校史石刻)、登高台、相关雕塑等校史景观,开发校史文化路线,开展校史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制作农业科学家相关雕塑、小品等,围绕科学家精神展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学生公寓、教学楼、食堂等公共场所设置校园景观文化展板,使大学生驻足几分钟便可从景观文化宣传中汲取时代养分,强化校园景观文化的渗透效果,这不仅有助于校园景观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打造校园景观文化宣传平台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云游”校园、线上课堂已被广泛接受,这不仅为思政教育畅通了教育渠道、丰富了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拓宽了教育范围。在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深入学生群体,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认知规律及兴趣点,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育方式,打造校园景观文化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制作校园景观讲解视频,开设线上精品景观思想政治课,加强对校园景观文化精神内涵的宣传,筑牢“互联网+景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阵地,发挥校园景观文化春风化雨的思政育人功能。

挖掘并加强校园景观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校园景观文化育人模式,打造校园景观文化品牌是一项长期任务,在学校“冲一流”建设,全面构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格局背景下,探寻如何进一步提升校园景观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则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