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心声 共话成长

农学院“书记院长有约”开启第二课堂新模式

期次:第1443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静  通讯员  纪春景  耿俊琪   查看:0

“老师,我爱农学,可是我家人不太支持。”

“我大三了,纠结是考研还是直接找工作早日独立?”

“我想考研,但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搞科研的那块料……”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春季学期第一场 “书记院长有约”如期而至,7位同学“先到先得”,与学院党委书记王群面对面交流,师生有启有发、有问有答,现场气氛轻松活泼。


思政引领筑牢育人根基


“书记院长有约”是农学院搭建的师生交流平台,在这里,学生自由交流思想与学业困惑,学院领导和专家反馈解决问题。平等与尊重,是这场约定的风格;交流与互动,是这场约定的秘诀;真诚与回应,是这场约定的内核。截至目前,100多名学生通过“书记院长有约”接待活动与学院领导、专家、专业教师、辅导员面对面话成长、研学问。

2023级新农科实验 (2)班的申米是第一个走进接待室的学生。“刚入大学时非常迷茫,不了解专业前景,除了按部就班地上课,完全不知道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申米坦率地告诉记者,抱着试试的心态进行了预约,不成想接待自己的竟然是学院党委书记王群老师。

“从没想过学院领导如此平易近人,像长辈一样与自己拉家常,站在我的角度为自己做规划,勉励我打牢专业基础,学农爱农,毕业后投入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去。”自己的困惑得到解答后,申米感慨颇深,她说,作为大一新生,她还向书记请教了很多关于个人成长发展的问题,都得到了详细答复,这些温暖的话语让她十分感动,也会一直激励着她在大学生活中倍加努力。

“我学农是想当有文化懂科技的‘大地主’!”新农科实验班的车汶昊生目标很明确,他兴奋地向王群书记和在座的师生分享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看着眼前这个风华正茂的少年,王群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讲下去。听罢,王群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万名学子联万村”大调研活动,用好学院“三田两地一课堂”等实践平台,全面锻炼中成长,朝着自己“大地主”的梦想大胆前进,并跟学生约定“毕业之后去参观他的大农场”。

王群告诉学生:“中国的农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农学学子的你们是农业发展的新鲜血液,在我们选择农业时,或许会受到一些阻力,要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也要坚定自己的理想,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你们的选择没有错。学院也会给你们一流的培养,不辜负你们的选择。”

这个回答对于 2023级农学专业新农科实验班的李心蕊而言,犹如一剂定心针:“我终于不用再因家人暂时的不解而焦虑,学校学院给予了我强大的信心,我一定会证明,新农人在新农业可以干出精彩!”

同学们在王群书记的引导下,心中的迷惑、焦虑烟消云散,对于自己选择有了信心,对于专业有了信心,对于未来有了信心。


专业指导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农学院的“书记院长有约”接待日活动,要求学院领导班子深入学生,每周轮流走进学生接受来访,为学生答疑解惑。来访的学生,既有初入大学懵懂的新生,也有专业困惑的高年级学生。每次接待,学院领导都会提前到达约定地点等待,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提出中肯可行的建议,更是通过与学生约定的“小套路”,激励学生为梦想而努力。

老师们似乎比学生更期待这场“约会”,面对学生的迷惑,老师们不禁想起自己的大学岁月,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去启发学生。

农学院院长张吉旺教授是玉米栽培专家,也是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玉米指导专家组副组长,他在接待时对学生说“很欣慰看到这么多青年学生选择了农学”,同时“也很担心部分同学因为对专业的认识不到位而导致专业不自信、学习没动力”。

“希望通过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去了解农业、去认识农业、去体会自己的专业价值,通过一次次交流让同学们对农业产生深厚的感情,能够对自己、对专业、对农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激发作为新时代农科生对于未来的思考。”他真切地表示,“只要学生能在交流中有收获,或者哪怕一点点的改变,我们的活动就有价值、有意义!”

在交流中,他给大一新生介绍农学院“三田两地一课堂”实践教学模式,通俗易懂地讲解如何统筹土、肥、水、种全要素,以及耕、种、管、收各环节,引导学生大胆进行专业实践探索;讲述“五良”结合实现高产高效,帮助德州农民魏德东增收致富获“粮王”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在交流中,学生们还听到了学院党委副书记谢芝馨讲述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李晴祺教授等老科学家的情怀,副院长王宏伟教授“拿捏”学业与科研的“独门绝技”,副院长张大健教授毅然放弃海外高薪工作回到母校教书育人的决心,副院长李勇教授投身小麦产业研究院建设的豪情满怀。

“当学生满怀对农业和未来的憧憬,迫切地想从我这里找寻一些答案和建议,我感到一种幸福和价值感,这让我坚定了身为人师的责任和追求。”谢芝馨在接待完一波学生后不由地感慨。


薪火相传回归培育初心


“你觉得什么是纪念?”谈及学院老科学家余松烈院士一生情系麦田的故事,王宏伟教授向农学专业公费农科生郭浦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郭浦筱一时不知如何作答,陷入了沉思。王宏伟对他说:“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创新,你们说要纪念余院士,向余院士学习,那就要拿出新一代的干劲,做出新的成绩!”一席话,不禁让郭浦筱茅塞顿开,为之振奋。

“书记院长有约”活动不仅在于对学生学业、生活上的解疑答惑,更深层次的是通过面对面的真诚交流撼动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中把学生引向思想的高地。

“老师,我老家是东营的,白花花的盐碱地希望在哪里?”面对学生的疑问,张大健教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讲起了自己学成归国专注于大豆育种的历程:“从事大豆育种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把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当作核心目标,为中国大豆增产,为中国农民增收,是我们一直努力的动力。”当学生听到张大健团队已选育出多个适宜黄淮海盐碱地区种植的高产、高油、耐盐碱的大豆新品种后,不禁长舒一口气,感慨地说:“张老师您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农学人的价值,更让我感到农业的未来希望满满,我也要成为一名育种专家,为我的家乡育出增收致富的金豆子!”

“老师,您有没有觉得搞农业很苦?”

“苦,怎么不苦?!”刚刚从齐河小麦产业研究院出差回来的李勇教授笑着说。

李勇直爽的回答让学生有点意外。他接着说:“搞农业的确辛苦,但如果看到你的成果扎根农民的田地,为农民带来了丰收,如果你看到因为你的努力,辐射带动了一个村、一个镇甚至一个地方的经济,你还觉得苦吗?”

学生连连点头,对“苦”与“不苦”有了新的定义。

参加过“聊天”的学生都有一致的感受,就是书记院长这些“大领导”、大专家都如此平易近人、真诚直爽。“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专业的认知,对农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强农兴农’使命与责任。”

王群告诉记者,农学院也将继续坚持“书记院长有约”将会一直开展,力求在与学生的平等真诚交流中真正了解学生需求、给予学生回应,让学院的人才培养更加有温度、有效度、有高度,在心灵的互动与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同学们的内生动力,引导学生厚植爱农情怀,助力学生成长。